末哥亲王与兀良合台的漠北草原之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漠北草原盟主海都不仅同意了与忽必烈之间的和解,而且愿意出兵帮助忽必烈剿灭明军,当然,这不是说末哥亲王与兀良合台两人有着颠倒乾坤的能力,而是忽必烈的亲笔信,以及给出的条件,让海都动心,再说海都一直都认为,蒙古人是这世上最为高贵之人,怎么能够被汉人打败和欺负。
让末哥亲王和兀良合台较为无奈的事情是,海都在诸多的蒙古部落首领之中,展现出来了忽必烈写给他的亲笔信,这里面就包括察钦汗国可汗八剌,其实八剌的身体已经很不好,眼看着就不能够支撑多长的时间了。
海都利用了忽必烈的亲笔信,尽管说忽必烈规避了对于自身最为不利的事宜,但海都抓住了机会,证明自身在漠北草原盟主的地位。
离开漠北草原的时候,末哥亲王与兀良合台是很清楚的,大元朝廷与海都之间的暂时休兵,不可能维持太长的时间,至于说海都是不是真的愿意出兵,还是未知数,一旦蒙军与明军之间的战斗爆发,则海都很有可能浑水摸鱼,故而末哥亲王利用身份,与漠北草鱼诸多的部落首领接触,说到了大元朝廷与海都之间议和的事宜,只要这些蒙古部落不支持海都,则海都凭借着自身的力量,根本没有资格与大元朝廷对着干。
稳定漠北草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做好了这件事情,大元朝廷就能够集中精力开始与明军的厮杀,这是忽必烈与末哥等人的共同开发。
末哥与兀良合台回到大都的时候,已经是至元十二年的二月,也就是凌源元年二月。
末哥早就将谈判的事宜利用密折禀报皇上,忽必烈对此番的商谈很是满意,派遣哈必赤与阿合马等人代表自己到大都城外去迎候末哥与兀良合台等人。
回到大都之后,末哥亲王与兀良合台并未歇息,马上就进入到皇宫之中,开始与皇上商议讨伐明军的事宜。
身在大都的佟卫华,早就想着离开了,特别是在大明王朝建立之后,这么多年在大都,也让佟卫华磨砺的格外的成熟稳重,不仅仅是佟卫华想着回到开封府城去,就连姚枢与史天泽等人,也想着彻底脱离大元朝廷,前往开封府城而去。
不过佟卫华接到的信函,依旧是坚守大都,为朝廷提供相关的情报。
多年的情报生涯,让佟卫华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在山东之战基本结束、蒙军的征南大军被明军彻底剿灭之后,佟卫华就清楚,皇上恐怕要开始对大元朝廷动手了,以前皇上从未对大元朝廷采取主动进攻的方式,可山东之战例外。
征南大军被明军彻底剿灭,更是说明大元朝廷的实力遭遇到重创,面对大明王朝的时候,已经没有了任何的优势,这么多年以来,蒙军面对明军的作战,从未取得胜迹,每每都是失败,虽说这里面有忽必烈轻视之原因。
接到信函继续驻守大都的佟卫华,也开始加紧搜集相关的情报了。
末哥亲王与兀良合台离开大都前往漠北草原,这个情报佟卫华从郝经与史天泽等人那里分别获知了。
郝经与史天泽两人之间很少有什么联系,他们面对佟卫华都是单线联系,佟卫华也绝不会同时与两人见面,这是从安全的角度出发的,两人都在为大明朝廷提供情报,也都想着能够到开封府城去效力,不过人心隔肚皮,一旦两人见面了,得知相互之间的想法,是不是会出现意外,这是谁都不敢保证的事宜。
佟卫华如今提供的情报,已经不局限于说清楚事情,还有诸多的分析在里面,这些分析既有佟卫华自身的分析,也有郝经与史天泽等人的分析。
在接到末哥与兀良合台前往漠北草原情报的事情,佟卫华与郝经、史天泽等人就经过了详细的分析,郝经与史天泽两人都认为,这是忽必烈迫不得已做出的决定,目的就是让漠北草原能够稳定下来,不至于让大元朝廷首尾不能兼顾,而且随着这些年大元朝廷逐渐的将重心转移到灭掉大宋方面,漠北草原的海都实力逐渐的壮大起来,已经不是大元朝廷随便就能够剿灭的。
不过对于末哥与兀良合台的漠北草原之行,郝经与史天泽对于结局的分析略有不同。
郝经认为,此番的商谈在初期是能够获取成功的,也就是说忽必烈与海都之间是能够达成协议的,可这份协议维持不了多长的时间,毕竟海都看到的是蒙古大汗之位置,而且海都一直都认为蒙古大汗之位置是自身的,在忽必烈真正遭受重创的时候,海都是不会袖手旁观的,一定会出兵,以真正的控制整个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