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三百五十一章 埋头发展

第三百五十一章 埋头发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时间到了十一月,从京西南路逃难至四川各地的百姓,总人数超过了三十万人。

其实京西南路本就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当年从中原逃往过来的百姓,绝大部分都是在京西南路以及京西北路安身了,现如今这些人的后辈大概是想不到,辛辛苦苦的从中原逃亡过来,避免遭遇到金兵以及蒙古鞑子的欺凌,可不要多少年的时间,还是陷入到颠沛流离的局面,看样子这天下真的是不太平。

三十万人,已经让四川各地感觉到吃力了,毕竟逃往的绝大部分都是寻常的百姓,不过节度使他们的命令是明确的,必须予以接纳。

到了十二月份,进入四川的京西南路的百信人数开始猛增,甚至连京西北路也有不少的百姓,开始携家带口朝着四川而来了,短短半个月的时间,进入四川的百姓总人数就超过了十万,这让四川与云南两地的总人口,猛增到了五百万左右。

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或许在千年之后压根不算什么,不过想想经历了多年的战乱,百姓的死伤是惨重的,加之天荒人祸,剥夺了不少人的性命,作为相对偏远的四川与云南两处地方,总人口超过了五百万,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为了应对快速增加的人口,吴邵刚要求节度使衙门调剂了一部分的钱财,主要是与吐蕃交易获取到的钱财,下拨给各级官府,用以应对突然增加的开销。

从咸淳元年开始,四川和云南的各级官吏,执行的就是节度使衙门下发的俸禄标准,这个标准与朝廷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各级官吏的俸禄悬殊不是很大,而且重点是朝着州县一级的官吏倾斜,数字不是很高,但官吏拿到手的都是真金白银,绝不会存在交子。

四川与云南两地,因为军队的强悍,导致地方上稳定,物价也同样稳定,不存在大起大落的情形,不少外地来到四川和云南两地的商贾,基本都留下来做生意了,这也让两地的商贸出现了繁荣的情形。

官府征收商贸赋税是强硬的,甚至可以说是不留情面的,这曾经遭遇到部分商贾的反抗,不过胳膊拗不过大腿,商贾最终还是乖乖的按照节度使衙门的要求缴纳赋税。

不过在四川与云南两地做生意,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担心遭遇到克扣。

每个地方都成立有商贸的行会,行会专门负责与官府进行协调,且每个行会都得到了各级官府主官的支持,若是有官吏吃拿卡要,必定遭遇到严惩。

这让在地方上做生意的商贾,很是放心,其实算起来,在两淮、京城以及江南做声的商贾,拿出来孝敬的钱财,比较上缴的税赋,数额还要高很多。

官府稳定,商贾稳定,百姓稳定,这就必定导致地方上开始迅猛的发展。

节度使衙门颁行的俸禄政策,依旧是低收入低消费的原则,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量的钱财必须拿出来维持军队的开销。

吴邵刚也知道这样的情形不可能长期的维持下去,高薪不一定能够养廉,可低薪恐怕会导致大面积的贪腐,官吏若是连家人都不能够养活了,不向百姓伸手是不可能的。

特别是连续多年的稳定,已经让地方上百姓基本稳定,基本都能够吃饱饭了,这个时候就必须要考虑到官吏的俸禄事宜了。

咸淳三年的六月,经过长时间的酝酿与讨论,节度使衙门再次颁发新的俸禄调整方案,官吏的俸禄在原来的基础之上,上调了五成左右。

这是一个巨大的变革,各级官吏是举双手赞成的。

尽管节度使衙门咬紧了牙关,甚至可能出现透支的情形,但还是不折不扣的给官吏增加了俸禄,此举的结果就是,各级官府工作的热情更加高涨。

作为云川节度使的吴邵刚,在四川与云南两地的威信,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在各级官府之中,官吏想到的不是朝廷,不是皇上,而是节度使大人。

李庭芝辞去了吏部尚书职位之后,吏部几乎就没有往四川和云南两地派遣官吏,对于云川节度使衙门的奏折,也几乎没有什么回复。

与其说这是吏部对于四川与云南两地意见的发泄,倒不如说是莫可奈何。

管辖四川与云南两地官吏的,就是节度使衙门。

云川学府也开始发挥出来重大的作用,学府按照节度使衙门的要求,开始专门培训各级的官吏,同时广开门路,吸纳优秀人才进入到学府学习,经过一定的考试之后,派遣到各级的官府之中做事情。

可以说,咸淳三年对于四川与云南两地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吴邵刚的很多施政思想,在这一年开始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下去,且收到了最好的效果。(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