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成都府城,黄家明突然有了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其实黄家明对于成都府城是异常熟悉的,他跟随在刘黑马和刘元振的身边,来到成都府城已经近四年的时间,对这里的几乎每一栋房屋都是有印象的,黄家明有一个习惯,每到一地都喜欢了解当地的风俗人情,以及地方上的商铺运行情况、老百姓的生活情况等等,通过对这些细节情况的了解,他往往能够迅速熟悉地方,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妥善的解决办法,当初来到成都府路,黄家明正是通过仔细的观察,发现这里的汉人普遍都是心怀疑惑,不愿意接近官府,于是建议刘黑马善待汉人,鼓励商贸发展,刘黑马采纳了他的建议,在成都府路推行怀柔的政策,最大程度吸引到了汉人的支持。
可是这次回来,黄家明发现了一个最为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在北方广大地区推行的所谓人口的等级之分,已经在成都府城内推行开来。
这是黄家明最为反感的事情,因为这种所谓的人口等级之分,是对汉人最大的蔑视和压迫,汉人被定位最低等的人群,蒙古人高高在上,人口数目不多的色目人,也比汉人的地位要高,可谁都明白,忽必烈能够统领北方大部分的地域,依靠的就是汉人的出力,真正算起来,蒙古人才有多少。
黄家明能够理解刘元振这样的做法,毕竟刘元振的资历不够,不可能与刘黑马比较,故而在刘黑马去世之后,为了能够顺利的出任成都府路军马经略使,真正的掌控整个的成都府路,必定会做出一些事情,让大汗忽必烈高兴和满意。
黄家明感觉到不舒服或者说心寒的是,这么大的事情,刘元振是应该与他商议的,至少等到他回来之后,征询一下意见。
到处都在登记,负责登记的大都是色目人,少量的蒙古人,这些人是忽必烈专门派遣到成都府路来做事情的,尽管忽必烈相信刘黑马,但暗地里也是防了一手,毕竟刘黑马是汉人。
黄家明看到的汉人,眼睛里面大都是仇视的眼神,也有很多人的眼神茫然。
这让黄家明的内心感觉到刺痛,他隐隐担忧,刘黑马生前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人心,很有可能因为此事彻底的丧失。
当然,战场上厮杀,不需要考虑这些事宜,毕竟谁的实力强,谁就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不过治理地方,这样做就有些欠妥了,就算是草原和北方大部分的地方,都是推行了按照等级来划分人员,但那都是蒙古人直接做出的决定。、
成都府路的情况不一样,掌控地方的毕竟是汉人。
黄家明记得很清楚,当初大汗忽必烈也想着在成都府路推行人口的等级划分,刘黑马没有同意,提出了自身详细的见解,忽必烈感觉到很有道理,同意了刘黑马的建议,成都府路于是没有推行这种等级划分的制度。
黄家明最大的担忧,并非是有关人口等级划分的事宜,而是对刘元振产生了强烈的担心,他已经看出来了,或者是强烈感受到了,刘元振的权力欲望是很强的,甚至有了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
权力的争夺是残酷的,他可以让人利令智昏,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黄家明的身体并没有完全复原,按说回到成都府路之后,可以暂时回家歇息一下,等到翌日再去拜见刘元振,禀报此番与大宋谈判之情况,不过看见府城内的情况之后,他改变了主意,直接朝着府衙而去。
成都府路军马经略使亦在府衙办公,当初刘黑马来到成都府城的时候,没有同意大规模的兴建经略使衙门,而是将经略使衙门设置在了府衙的后院。
终于快要到府衙了,远远的看见府衙的城墙,黄家明内心涌现出来久违的熟悉感觉。
前方传来了不少的说话声,其中有人的声音还很大。
黄家明看了看身边的两面亲卫,他以为自己听错了,要知道经略使衙门设置到府衙之后,这里就成为了禁地,寻常人等根本不准靠近,除开知府放告断案的时候,其余时候不可能出现嘈杂的声音,就算是知府断案理事,外面也是比较安静的,百姓根本不敢大声嚷嚷,免得遭遇到官衙的惩戒。
两名亲卫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甚至没有直接看黄家明。
内心充满疑惑的黄家明,没有能注意到这一点,而是径直朝着府衙大门而去。
府衙的前面,果然拥挤这大量的人。
仔细看过去,黄家明大吃一惊,这些人几乎都是府衙的吏员和公人,也包括少量的经略使衙门的吏员,平日里这些人都是官衙里面做事情的,今日为何会都拥堵在府衙大门的外面。
黄家明走上前去,试图从人群之中穿过去。
有人看到了黄家明,点头示意的同时,让开了一条道路,毕竟黄家明在府衙里面有着不一般的地位。
府衙门外,摆着一张桌子,坐着一名汉人,低头正在书写,这人是府衙吏房的吏员。
吏员的左右两边,站着两个蒙古人,正用审视的目光,看着眼前的众人。
黄家明对蒙古人的印象不是很好,总是觉得这些人粗鲁,缺少文化和涵养。
走到前面的时候,他试图绕过去,直接进入到府衙里面。
“站住,没有看到府衙正在登记吗,是什么人,登记之后才能够进去。”
一名蒙古人看着黄家明,大声嚷嚷了。
其实大家相互都是认识的,这两个蒙古人在经略使衙门做事情,尽管平日里和黄家明没有什么交流,可见面的次数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