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豁,庆祝收藏过百,再发一章
技术学校里,在一个大教室里,韦德顺和几十个人一起,努力地做着自己桌面上的一份试卷。韦德顺今年21岁,小的时候拜王水林的福,读了两年的义学,但是家里突遭变故便辍学回家种田,段国学刚开始招人做工时把王水林以前教过的学生优先选了一遍,而韦德顺因为好学又机灵让王水林印象深刻便优先推荐了他,在招进技校后虽然韦德顺没有什么技术基础,锉锻錾打都不是他的强项,但有一定知识基础的他很快便从众多学徒中脱颖而出,在继续接受专职的教育后能他很快能看懂机械图纸,并且成为最先掌握车床机器的学员,就连德国教员也对这个喜欢刨根问底半夜还在学习钻研的小伙子赞赏不已。
仔细地再检查一道卷子后韦德顺提前交了试卷,对于他来说,试卷的难度对他基本不是问题,而他也很有信心拿到高分排入前三,实际操作考试得分虽然没有排入前三但他也确信不会太远,这样他完全有把握能通过中级技工的考试,要知道如果能拿到这个职称,他的工资将再调高一级,这就意味着自己的收入将会更高,将会减轻家里更多负担。
走出教室来到学校简易的操场上,韦德顺很意外地看到段国学和几个人正向自己走来。
“校长好!”
“哟,是德顺啊,就考完了?”段国学在学校待的时间并不多,但他毕竟是这个学校的所有人,而且对于自己未来的技术、人才储备基地,只要能抽出空他就会来学校转转,给学生们上下课,虽然大多都是思想课,但学生们并不讨厌这种和自己工作没有太大关系的课程,相反,段国学“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见闻让他的课很受欢迎,而他也有意识地在课中加入一些民族思想,国家荣辱的内容进去,逐渐地去影响他们,使他们成为今后自己发展的中坚力量。而对于一些比较出类拔萃的人才,段国学更是用心培养,眼前的这个韦德顺就是技术类人才中的一个。
“是的,校长,题目不是很难,我有信心能考得很好。”
“好样的!”
“校长,您去哪?”
“知道今天考试,我过来看看,过来后看到大家都在考试,怕进去影响到大家的考试,就在外头随便的看了下,还要考多久?”
“可能还有二十多分钟吧。”
“这样啊,那行,我就是过来看看,既然还有那么久,我就不看了,有田,我们去化工厂看看。”
“是!”
“德顺,如果这次职称你考上,你可要请我吃饭哟!”
“一定!校长慢走!”目送段国学离开,韦德顺看到几个技术拔尖的同学也陆续走出考场,韦德顺心中一动,向那几个同学一溜跑去。
化工厂其实对外宣称生产化学原料,但其实真正生产的是枪弹火yao,因为需要保密的缘故,现在还没有真正的开始生产,而是生产出所需要的原料进行储存备用。即使是这样这些原料的产量还是很小很小,更多的是让工人们熟悉熟练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毕竟这里生产的都是危险品,不仅需要严格的安全生产要求,还要工人们自动、自觉地仔细、认真地进行每一道工序的操作。而这些工人,也仅仅只有十六人罢了,这十六人都是段国学一来到就教的学生,其中就有陪甘富林出来读书的两个跟班,段国学选择他们是因为这份工作绝对马虎不得,这些人都是心思细密,心理稳定,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的忠诚度很高,要不然段国学也不会选择他们。
甘富林曾经很不解为什么在现在保安系统还未完善的时候就开始进行这么重要的工作,段国学告诉他,这和现在拼命培养机械厂的技工一样,在流水线的生产模式下,一个能完成简单工作的工人其实很好培养,但却很难培养出富有经验具有开创开发的高级技工,而一个工业软实力就在于这些高级技术工、技术工程师的数量多少,缺少了创新及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就只能走在经济利润的下游。所以现在这化工厂更象一个化学小组,但现在就是要他们在不断的小规模生产中学习、熟练生产工艺的过程。
在一个满是四面透风的厂房里,即使是装了大功率的抽风机,这里的还是散发着刺鼻的化学气味,而这里,有4个人正在这里工作着。看到段国学的到来,这几个人并没有放下手中的工作,而是继续着手上的工作。这也是段国学要求的,在从事这种危险的工作时,没有完成的实验和化学反应终止前,天王老子来的都不用理,天大地大,安全第一大。
等了好一会,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终于完成了手中的工作,来到段国学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