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徐克忙吃完夜宵后的众人,回到公司就依旧忙碌起来。刚刚在电影院得到的很多意见以及小细节,此时都摆在台面上。
大家纷纷将自己记录下的一些议论,都说出来讨论。
总体上来说,《上海之夜》的午夜试映从观众反应来看还是不错的。现在,就是需要将一些小细节再稍加修改便好。
徐克听完大家的意见和分析,点点头道:“今天差不多就是我们忙碌的最后一天,到时候一切都看票房决定成绩了。”
整整一个晚上,大家都在忙碌中度过。
等到第二天凌晨,吕言等人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休息。
………………………………………
自从那天的忙碌之后,徐克就给众人好好放了个假。吕言也趁着这个机会在家中反复修改剧本,以及斟酌演员方面。
作为前世的经典之作——《英雄本色》,吕言当然是非常的用心。何况这部电影将作为自己的开山之作,他原本只不过是个没有资历、没有名气的小幕后而已。思来想去的吕言之所以选择这部电影,就是希望能够为自己在香港影坛迅速的打开一个局面。
之所以《英雄本色》这部影片能够如此大受肯定,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成功地将江湖兄弟情与亲生兄弟情的矛盾集结在一起。体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挫折、失败、忏悔和报复,通过这些人际关系的冲突,整部影片通过成功的煽情手法使影片更具观赏性。
“到底用什么手法才能将电影中两个人物心理或境遇的“距离”最大化地象征、外化出来?”这对吕言来说,是很大的一个问题。
此时他的笔记本上,已经涂涂画画了不知道多少遍。上面都是满满的字迹,更多的是他对电影中人物的分析以及大局的感观。
像西科塞斯在《出租车司机》里那样,在人物中间“放”些垂直线状物?那只是将人物“隔开”罢了,大家还处在同一空间。
或者像莱昂内在《美国往事》中那样,用一个七秒钟的摇镜头“分隔”两个人物?这也只是用空间和时间“隔开”人物,两人甚至还在同一个镜头里。
还是像文德斯在《德州,巴黎》里那样,通过一个跨镜头的“分割”构图来区隔人物?这样做,两个人物的“距离”也不怎么大,尽管在两个镜头之中,可二人都在地球上,更准确地说他们都还在美国,能“离”得有多远?
想着想着,吕言忽然疯似的蹂躏自己的脑袋。原本就有些鸡窝的发型,此时变的更加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