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韵的自制力很强,即使她很累很累,可她还是在睡了将近三个小时后,醒了过来,即使时间紧迫,可她做起一切事情来,还是有条不紊。
起床梳洗过后,陪着秦家老爹一起用了早膳,然后派唐婉去看望秦家老娘在慈心庵好不好,最近她实在太忙,没有机会去见这位免费亲娘。
关于秦家老娘的娘家张家的事情,她还没来的及处理,这个最终还要考虑秦家老娘的感受,毕竟,张家是生养秦家老娘的地方,这个时代的人,对亲族还是看的很重的。
如果事情能够以一种比较平缓的态度来解决,她也不想把事情弄的那么大,让自家人也跟着承受更大的压力。
王太医这几日,终于给秦家老爹配置出了相应的药汁,今日,也是初次先试用的日子,看着秦家老爹喝下了第一碗药汁,没有什么异常后,她才动身先去了内西城千户所,从置办的司吏口中看是否出现什么值得自己关注的大事。
好在自己新官上任,好好地演了一出,暂时镇住了手下的那些百户们,昨日自己进宫,倒是没有什么人闹出什么新的意外来。
勉励了手下几个百户,说了几句高深莫测的官话后,她再一次进宫了。
许多人一直有个误解,提到古代的早朝,许多人都以为皇帝同志,每天早晨都要上早朝,折腾四品以上的官吏们半夜起床进宫,等待天明处理国事,其实这是个误解。
至少明朝的大早朝,是周期性的,就算弘治帝这么勤政的皇帝,也是三天一次的,而不是每天都上的。
昨日既然是大早朝,今日其实是不上早朝的,结果,秦韵进了东宫后,就发现自己有些悲剧了,为何这么说呢?
几位大学士们今天既然不用上早朝了,那他们却还是很尽职地进宫先给朱厚照小盆友当老师来了。
秦韵进了东宫后,就从一太监口中得知了弘治帝的最新口谕,她这个东宫洗马,还要兼职太子伴读。
在朱厚照小盆友听大学士讲课时,她也要坐在一边跟着学习。
秦韵听了口谕后,顿时满额头的黑线,心中不由地腹诽:“皇帝同志,你确信我要跟着朱厚照这小家伙学习储君的课程吗?那可是讲授未来如何治理这个国家的,你真的不怕,我再学了这些东西,干脆颠覆了你老朱家的江山吗?”
即使秦韵满腹的腹诽,但她并没有消极抵抗,从长远来说,她在这一方面其实是个短板,尤其当她具有了很强的政治野心之后,不了解这些东西,将来拿什么来克制这些比较迂腐的东西。
更别说,这些东西虽然迂腐,可里面也有一定的智慧存在,听听也是不错的。
再加上,这些儒家经典在后世,也有许多学者做出了注解,特别是比较有名的话语,她也知道一些,至少有个叫于丹的教授讲的论语她是专门听过了,而李东阳大学士今日偏偏讲的是论语。
北宋的宰相赵普曾经说过一句有名的话,大致意思就是说,半部论语,就可以治理一个国家了,所以,论语这本书在明清时,是储君必学的教科书之一。
朱厚照小盆友对这些经义的兴趣就像文科生大多数讨厌数学,上数学课就昏昏欲睡一般,秦韵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这小子真的能听进去的没几句。
所以,当他看到秦韵出现时,眼神本能地一亮。
平心而论,这李东阳讲课,虽然满嘴的之乎者也,可秦韵还听的懂,不是那么艰涩,为了提高朱厚照小盆友在这方面的修养,尽到自己做陪读的责任,秦韵不得不,在李老先生讲上两句,她就举手提问。
然后用比较平实的话语将那句话按照自己的意思解说出来,让朱厚照这熊孩子能够听的懂,并在说话时,从自己的角度听出一些新奇的见解,或者是有争论的论点,引发朱厚照小盆友的好奇心。
李东阳能混到大明朝官员的顶尖,虽然年龄已经不小了,但至少胸怀和肚量是不错的,学问真心是很渊博的,至少将儒家经义字缝里的东西,他都有自己的一番解释。
虽然秦韵的一些另类解读,与他的解释相冲突,他并没有恼怒拂袖而去,也没有蛮横地借着权威的名头来压制自己的观点,而是有耐心地为自己解读,解读不清楚的,他就陷入了自己的思索之中。
朱厚照小盆友有秦韵这么陪着,看着秦韵与李东阳在某些问题上,唾沫横飞地相互辩论,惊讶地眼睛和嘴都变成了O形。
其实,秦韵心中明白,自己有些观点是充满了诡辩的味道,可诡辩这东西,没有学过现代哲学的人,想真的要破解这些命题,有时是比较困难的。而秦韵,不管怎么着,她必须要在这些太傅老头子面前,展示自己的牙齿,只有这样,她在调教朱厚照小盆友的功课上,才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看着自家两位师父辩论的这么热火朝天,那些艰涩的话语,又经过秦韵白话版的解释,朱厚照小盆友本就不是草包笨蛋,也不由地陷入了思考中。
当然,秦韵也知道有些观点的争论是没有最终结论的,所以,她又不动声色地将李东阳的思绪给拉回来,将观点求同存异,给对方一定的面子,让课程继续下去。
这老先生也没和她弄什么意气之争,倒是看到从而引起了朱厚照小盆友的学习兴趣而欣慰不已,破天荒地,就在今日这老先生的课程将要结束时,朱厚照小盆友也有样学样,学着秦韵这个老师的样子,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这熊孩子的问题,虽然有些幼稚,没有秦韵这个当师父的问题那么刁钻,不过,李东阳老先生还是面带欣慰地做出了回答。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激情四射的课程,朱厚照小盆友显然因为他自己的参与,陷入了短暂的兴奋中。
秦韵相信,今日课堂上发生的一切,会很快反馈到弘治帝这个家长的耳朵中,不过她更佩服的是,李东阳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留名,成为一代名臣,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至少他的胸怀和气度是值得秦韵称道的。
他明知道秦韵不仅是个小特务头子,还是一名女子,成为太子的老师,是很不合乎当朝礼仪的,可他还是给了她足够的认可与尊重,没有在这一点上攻击她。
据秦韵所知,大明朝弘治朝的三驾马车,朱厚照小盆友上任后,刘健和谢迁这两位托孤大臣并不得朱厚照这熊孩子的欢心,最后都被去职了,最后只留下了李东阳在朝中苦苦支撑,抗击刘瑾这个太监头子操弄大明朝的朝政。
是李东阳贪恋权位吗?至少在后世许多文献记载中,都显示这老头子,为了大明的江山,不惜委曲求全,没有为了自己的自尊和名声赌气撂挑子不管,评价还是很正面的。
对刘瑾这个太监头目,现在虽然还是不显风不露水的,可秦韵心中存了先入为主的想法,她还是心中存着很强警戒的。
尽管如此,不管是她最近观察,还是从历史上得知,朱厚照小盆友对他身边的这些太监,还是很看重的,在某些时候,他并不是将对方完全看成奴才的,反而有看成家人的这种倾向。
秦韵有时甚至想,刘瑾这个有野心的太监,她是不是从现在起,就让对方无声无息的消失,可如果自己做的不周密,让朱厚照小盆友察觉的话,那就彻底伤了师徒情分。
另外,她何尝不存着另一份心思,现在大明朝的这种政治气氛,如果没有刘瑾这个搅屎棒存在,将朝政搅合一番,将一些顽固势力,洗劫一番,自己又怎么能借势而起呢。
政治从来就是一场博弈,不能看事情的表面,但是政治也是需要盟友的,在她看来,李东阳这样一个有名望,比较开明的老头,也许会成为她将来进行一定政治变革的盟友,从这个时候,如果两人能建立比较好的私交,将来自己在政治上能达成一定的共识,那就再好不过了。
当然,现在她最重要的是考虑怎样将殿试的试题偷出来,通过简单了解,她知道自己没猜错,殿试的试题果然就在前天出好了。
她更没想到的是,这次她是真的很走运,朱厚照小盆友,竟然透露了些许信息出来,虽然没有明说考题是什么,却提到,弘治帝出题时,朱厚照小盆友恰巧就在弘治帝身边。弘治帝虽然没告诉自己儿子殿试的试题是什么,却询问了朱厚照小盆友一个问题。
秦韵经过慎密的推测后得出结论,如果不出所料的话,弘治帝所问的这个问题,就应该是这次殿试的题目,那么,在得到如此重要的线索下,她还有必要潜入到放试题的地方去偷试题吗?
------题外话------
这个文选的这个题材不流行,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