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龙很清楚,未来三十多年时间,香港的房价总体趋势是大幅上涨,但有多次出现大幅大跌的情况,他早就想好了,自己要抓住香港楼市大幅下跌的机会获利,房价下跌之前,他大量抛售物业套现,获得大量现金,等待楼市低迷期的来临,房价大幅下跌时,他投入资金以较低价格大量买入物业。
一卖一买,就可以获得丰厚利润。
除了买卖物业之外,李华龙更看重在楼市低迷期,可以地价买入大量地皮,毕竟楼市低迷时,房屋成交了会很低,他有钱,未必能够买到足够多的物业,而地皮则不同,不管楼市市场行情好坏,香港政府每年都会出售一定量的地皮。
李华龙也没有准备只盯着香港政府出售的地皮,他还会考虑在股市熊市期,收购一些拥有大量土地储备的上市公司。
……
1961年上半年,香港股市出现牛市,吸引大量资金投入股市,这造成了一些银行资金短缺,甚至出现挤提风潮。
6月13日,《真报》以头条新闻赫然登出这一消息,有一位知名之本港银行家现成为警方侦查之对象,且已被通知离港。
之后,市面上开始流传着蓄意制造有关廖创兴银行董事长廖宝珊的谣言。尽管后来,香港警务处长出面辟谣,但却触发了廖创兴银行的挤提风潮。
廖宝珊于1948年,在港岛上环永乐街创办廖创兴储蓄银行。
廖氏透过银行吸纳香港及海外潮汕籍人士的存款,在西环大举收购货仓物业。
西环在香港开埠百年历史中,曾占有极重要地位,概因西环毗邻商业最繁盛的中环,是香港早期华人经商居住的主要区域。其后因人口增加至无地可容,繁荣东移,西环才成为货仓码头集中地。
廖宝珊看到西环的发展潜力,在20世纪50年代大举进军西环地产,先后购入公安、公源、源源、永源等大批货仓,相继发展成住宅楼宇。
20世纪50年代,西环的面貌开始改观,地价、楼价上升,廖宝珊的财富急增,成为西环有名的大业主和金融巨子。
李华龙曾与多次廖宝珊竞争,华龙置业公司在西环买下过几个货仓,拆掉建成住宅楼宇,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1955年,廖宝珊正式将廖创兴储蓄银行注册为廖创兴银行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实收资本400万元。
香港五十年代初期,银行的营业时间一般为上午10时至下午3时,中午休息一小时,廖创兴银行打破传统,将营业时间延长至上午8时至下午5时,中午照常办公,受到存户的普遍欢迎。
廖创兴银行还首创小额储蓄存款的方法,即100元至1000元的小额存款,月息定为6厘(年利率7.2%),结果反应热烈,令存款剧增。
李华龙作为恒生银行的股东,早就注意到了恒生银行竞争对手之一的廖创兴银行,他觉得这家银行的老板很有经商头脑。
到了1958年,廖创兴银行将注册资本增加到2000万元,实收资本增至1000万元,另有准备金1500万元。此时,廖创兴银行已将总行迁入位于德辅道西10层高的廖创兴银行大厦,并已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