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8考验
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最早应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最早使用四字联称,则应处于《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望,指观气色。观察病人的发育情况、面色、舌苔、表情等;闻,指听声息。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嗅出病人的口臭、体臭等气味;问:指询问症状。询问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状,以前所患过的病等;切:指摸脉象。用手诊脉或按腹部有没有痞块。合称四诊。
他们这次将要进行的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中医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机体外部,特别是面部、舌质,舌苔与脏腑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脏腑阴阳气血有了变化,就必然反映到体表。
每个病人,有一个字的时间来观气色,两个字的时间来答题。
配合应试者的要求,病人可以来到应试者身前坐下,伸出舌头,让应试者翻翻眼白。这样的场面有些滑稽,听说有个淘气的大夫,查不出病人的病因,不知道结果,为了泄愤,将病人的脸撕来撕去,还用手指去拧他的眼皮,最后被主考官逐出了考场。
这样的事自然不存在在第八组,像这样的极品,几届杏林盛会也只出现了一位。
一个字的时间来观气色。对于那些看诊快经验足的大夫绰绰有余了。而一旦确认病因,要想写出应对之法,就更加容易了。
还是那句话。会的人,再简单不过。不会的,想破了脑袋,也毫无办法,只能试试运气了。
第一位病人走到了路曼声的面前,观他面色潮红,颈部、露在外面的手臂。都有潮红现象。路曼声猜测他是酒精引起的刺激和过敏现象,这种现象。即使酒精浓度不高,饮量不大也会发生。
那位病人走近了些,路曼声又发现在他的脖颈处有一块红疹,附近有抓痕。敛住声响。路曼声淡淡嗅了嗅风中传出来的味道。虽然极淡,凭着她灵敏的鼻子,还是能够嗅到那淡淡的酒味。
路曼声点点头,示意他可以到下一位大夫面前去了。
自己则低下头,在卷纸上写下这样的答案:面色潮红且伴有风团和瘙痒,是饮酒引起的刺激和过敏现象。有这种反应的人要少饮酒或戒酒。可用醋、荸荠[音同“鼻七”]汤或罗汉果冲剂解酒。
前面两个病人并没有什么难度,朝路曼声走来的第三个病人,路曼声一眼并没有看出他有什么问题。
面色正常,眼睛有神。行走有劲,从哪里看都看不出他有哪里不正常。
但要是这样就认定他身体正常,未免有些轻率。路曼声让他坐到自己的面前。请第三位病人配合一下,检查一下他的五官是否有异。
中医的望具体就是指看五官,目舌口鼻耳,看眼睛是否有神,眼白是否有异常,舌头是否过红。舌苔是否过厚,舌苔颜色是白还是黄。口腔是否有炎症,颜色是否过红或过白,鼻子是否有有鼻炎,鼻涕是稀还是稠,颜色黄色还是白色,耳朵外形、性状,主要看耳轮,耳轮肉厚的肾先天就比较好,然后有没有耳鸣或者耳炎。
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情况,便可以判断对方的身体状况。
眼前的这个人,两双眼睛炯炯有神,舌苔颜色正常,鼻子通畅,其他的路曼声也并未检查出异样。让这人离去,自己则拿起毛笔,在第三位病人下面注上正常的字样。
其他的几位大夫,进展也很顺利。走到这一步,都不是平庸之辈。这样的看诊,他们每日都会经历。
肝主目,心主舌,脾主口,肺主鼻,肾主耳。
眼睛的毛病就是肝有问题,舌头有问题就是心脏不好,口腔问题就是脾不好,鼻子的问题就是肺不好,耳朵有问题就是肾不好。凭着这套中医望诊法则,许多的症状很容易就能下出定论。
其他的地方,稍加注意,便能弥补错漏,不致出现疏忽。
譬如说在眼睛和舌头又有细分,在眼睛里面还具体分为瞳孔和眼白,瞳孔反映的是肝的问题,比如近视、眼神恍惚都是肝的问题,通过养肝是可以治好的,现在就很多通过养肝治好近视的(这在西医是基本不能治疗的)。
眼白对应的是心肺,眼白如果红了,则说明心火热了,引起眼白的毛细血管发炎充血。舌头边沿反映的是心脏问题,舌头红了说明心火热,要降火和养心。舌苔则反映的是脾胃的问题,舌苔黄,脾胃火大,舌苔白了,说明脾胃寒了,要养胃养脾。
从他们进入这一领域,开始为人看诊之时起,师父们就曾传授他们望诊的门道和口诀。
而对于那些医术高超经验十足的大夫,并不需要一一论证。他们往往抓住最重要的一点,便能抓住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