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将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刻”原来指的就是计时的滴漏桶上的刻痕。一昼夜滴完一桶,划分为一百刻)。
“时”和“刻”实际上是两套计时系统单位,换算比较麻烦,平均每个时辰合八又三分之一刻。
“午时”一般约合今天的中午十一点至十三点之间,午时三刻是将近正午十二点,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这在当时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中国古代一直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作出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等等和他被处死有关连的人员。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压抑鬼魂不敢出现。这应该是习惯上“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
而且,在古时候行刑还有很多规矩,比如唐宋时的法律规定,每年从立春到秋分,以及正月、五月、九月,大祭祀日、大斋戒日,二十四节气日,每个月的朔望和上下弦日、每月的禁杀日(即每逢十、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三十)都不得执行死刑。
而且还规定在“雨未晴、夜未明”的情况下也不得执行死刑。有人计算后认为,按如此规定唐朝一年里能够执行死刑的日子不到八十天。在行刑的时刻上,唐代的法律明确规定,只能在未时到申时这段时间内(大约合今下午一时到五时之间)行刑。并不是“午时三刻”。而清朝的法律只是规定了和唐代差不多的行刑的日期,对于行刑的时刻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但是这个家伙却是和常规的刽子手被道而驰,不仅仅选择在雨夜,而且还是用自己生前所用的刀将受害者斩杀,这让苏扬的心中不得不犯起了嘀咕,“他到底是杀人的还是杀鬼的……”
“嗡……”他嘴里边的话还没有说完,脑子里边就如被雷劈了一下一般的闪过了一个古怪的想法。
这个想法让他无法再停留半分,他连忙跑回了专案组里,将小伍叫了起来。
“小伍,小伍,快起来……”
“啊,苏哥,您醒了!”小伍见苏扬站在自己眼前的时候还吓了一跳,有些慌乱的打着招呼。
“走,送我去博物馆!”苏扬说完之后就扭头出门。
小伍丝毫不敢怠慢,连眼角的眼屎都没有擦去,就快步的跟在了苏扬的身后。
苏扬迫不及待的想要证明那个家伙生前到底是杀人的还是杀鬼的!
李博士已经回家休息,其他人又不知道苏扬是什么身份,无奈之下他只好找到了常馆长。
常馆长五十多岁的年纪,一身灰色的中山装和略显清瘦的身材,让他显的有点与众不同。
在他的身上看不到一点**的做风,更多的是那份对考古工作的热爱,从他那挂在鼻子上的厚厚的眼镜就可以看的出来,常馆长是一个及具常识的人。
苏扬没有过多的客套,开门见山的说道“常馆长,我还要看看那把刀!”
刚刚准备给二人倒杯水喝的常馆长听到苏扬的要求就有些愣,倒不是他的要求让他不解,而是他的语气,这和早上那个稳重的苏扬比起来有些不一样。
“这个,没问题,我马上就安排人陪你去!”常馆长轻声说道。
“常馆长,我还有一件事想要问你,你们当时检测过这把刀没有?”苏扬严肃的看着常馆长问道。
“我们的工作人员都检测过了,怎么,你要看那档案?”常馆长客气的问道。
“不,我不看档案,我只是想知道那刀上有血没有!”苏扬着急说道。
“这个……我不清楚,要不,我给你找当时检测这刀的技术人员来问问?”
“好,那就麻烦您先带我去看看那把刀吧!”
常馆长本想让其他人带苏扬去,但是看着苏扬着急的样子,他也只好陪着苏扬走一趟。
路上,常馆长都在悄悄的打量着苏扬,像苏扬这般年纪的警察他见过不少,但是像专门处理这种案子的他还是头一次见到。
常馆长肯亲自带苏扬来其实还有另一个目的,他想看看苏扬的本领。